威尼斯是個浪漫的水都,她的美,固然在於那水波盪漾、輕舟漫遊的詩情畫意,卻也在於那足以傲視世界的文化與藝術遺產。




由於威尼斯早期是東方國家與歐洲世界往來通商的要港,因此繁榮的商務不僅僅為當地帶來了雄厚的建設資本,也為當地帶來了東西文化摻和的藝術特質,所以稱她為「藝術之城」一點也不為過。



1987年威尼斯及其環礁湖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威尼斯是位於義大利東北部的城市,市區涵蓋義大利東北部亞德里亞海海邊的小島和鄰近一處半島。威尼斯中心舊市區街道狹窄,共有117條水道、118分佈在"瀉湖"上的島嶼401座橋梁,故有水都之稱,其中有一條大運河貫穿整個市區,是世界上唯一不通汽車的城市。



 



隨著水都歷史的發展,聖馬可廣場成為威尼斯的政治重心,重要的建築如拜占庭風的大教堂與哥德式的總督府皆在此。



當年拿破崙征服威尼斯,看到聖馬可廣場忍不住興奮地說「這是歐洲最美麗的畫室!」,足見她的美如何撼動人心。



聖馬可廣場(Piazza San Marco) 除了靠碼頭的地方留有一出口外,四面都為豪華典雅的建築物所環繞,總督府、聖馬可大教堂、鐘樓、新、舊行政官邸大樓、連接兩大樓的拿破崙翼大樓、圖書館等建築和威尼斯大運河所圍成的長方形廣場,長約170米,東邊寬約80米,西側寬約55米。廣場四周的建築都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精美建築。



 



聖馬可廣場周圍布滿斑駁富歷史色彩的建築物景觀,廣場上充滿著音樂、情侶、鴿子和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是全世界最浪漫的廣場之一。



聖馬可教堂(St. Mark's Basilica)建於西元839年,融合拜占庭、哥德式、伊斯蘭式和文藝復興式各種風格。教堂內部極盡裝飾之能事,以金箔為主調鑲嵌各種聖經故事的繪畫,有「黃金教堂」的美稱。



鐘樓聳立於聖馬可廣場上,高達98.5公尺 ,塔頂冠以彭恩設計的黃金風標。



嘆息橋(Ponte dei Sospiri)位於聖馬可廣場附近建於1603年,橋的兩端連接總督府與監獄之間,聽說從前犯人在總督府聽完審判後,就經由嘆息橋被帶到地牢中,從此可能就過著不見天日的牢獄生活,所以在經過這座橋時,總會透過橋的縫隙看看這外面的天空和美麗的景色,然後不由自主的便會發出嘆息之聲,嘆息橋之名乃由此而來,是威尼斯最著名的橋樑之一嘆息橋造型屬早期巴洛克式風格,橋呈房屋狀,上部穹隆覆蓋,封閉得很嚴實,只有向運河一側有小窗子。另外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一名死囚看見從前的戀人在橋的另一端與新歡親熱,不禁深深嘆息,嘆息橋從此成為了戀人見証愛情的地方。



威尼斯當地有一個傳說,日落時如果戀人們在嘆息橋下的貢多拉上親吻對方,就將會得到天長地久的永恆愛情。這個傳說使得嘆息橋成為世界上最具浪漫色彩的橋之一。電影《情定日落橋》(A Little Romance)就是在這取景的ㄛ




寫下經典小提琴協奏曲"四季"的小提琴家兼作曲家韋瓦第(Antonio Vivaldi)正是土生土長的威尼斯人喔! 1525歲時,在聖傑米尼亞諾教堂( St. Geminiano)及聖喬凡尼教堂(St. Giovanni)接受神父的訓練,25歲時他當上了神父,但為了能繼續他的音樂事業,便辭去了神父一職。



健康的聖母瑪莉亞教堂(Chiesa di Santa Maria della Salute)是為了慶祝1630年瘟疫結束所蓋的華麗圓頂教堂,她可說是水都巴洛克風格的極致,出自巴洛克大師隆格納(Longhena)之手,大師從32歲起便投注其畢生的精力於此教堂,而在他去世之後5年這座擁有八角形外觀的紀念性教堂才終於落成,整整費時50年。不過大師的心血並沒有白費,如今它已成為水都大運河畔最具代表性的地標之一,在聖馬可廣場遠眺夕陽西下時就可看到教堂最美麗的剪影。



碼頭上街頭藝人很多,可以給點小費和他們拍照留下一個美麗的回憶ㄛ



聖馬可廣場是威尼斯地勢最低點,在潮漲時和下大雨時,它是威尼斯首先被水淹的地方。下大雨時是理想的排水渠道,雨水從廣場的排水溝直接流入威尼斯大運河,但在漲潮時卻帶來麻煩,每天亞德里亞海潮漲時分,威尼斯大運河的河水同樣通過排水溝從聖馬可廣場的地下湧出形成一潭潭的積水,每年還會出現幾次潮水鋪滿廣場甚至水淹廣場的情景。






威尼斯以特殊的地理位置與地理景觀博得了全世界的青睞,但是今日卻面臨嚴重的挑戰。由於季節性的水患以及不穩定的地基,威尼斯平均每年下陷0.5公分,而全球暖化的結果導致海平面上升更加深了威尼斯的滅頂危機,如何保持地盤的穩定與維護藝術的完美,是威尼斯刻不容緩的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